听新闻
放大镜
李晓峰:对档案负责,就是对历史负责
2020-04-07 10:15:00  来源:江苏检察网

  

  “行行行,一会儿到办公室我帮你找一下,上班后你过来办借阅手续。”

  2月18日早上8:30,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办公室档案科科长李晓峰,边朝着单位食堂走边接着电话。

  作为南京市检察院办公室的一名干警,李晓峰曾经是部队的一名文艺骨干,有过在人民大会堂独唱演出的经历,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更是装满了书柜。

  2004年转业到南京市检察院不久,她被安排到办公室档案科任科长。曾经热闹的文艺演出与现在清静的档案管理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两件事,但李晓峰放下过去的一切荣誉,静下心来虚心学习,很快就成了一名档案管理业务能手。

  去年11月,在她和同事的努力下,南京检察机关成为全省检察机关首个实现“江苏省5A数字档案室”全覆盖的市级检察机关,她也被单位记三等功一次。

  上午9:00,走进李晓峰的办公室,她手里翻阅着纸质卷宗,眼睛盯着电脑上的电子档案进行核对。

  “有的案件包含好几本卷宗,里面有几十页甚至上百页材料,我们要将业务部门送过来的一堆纸质档案和电子卷宗一页页核对,容不得半点差错,确定无误后,再根据规定划定保管期限、编制归档号、装盒、上架。”李晓峰说道。

  桌上的卷宗还没有核对几本,又有业务部门的同事来询问案卷归档前预检情况。李晓峰赶紧起身,耐心地告诉对方,个别法律文书还不完整,有的证据材料排序也不对,提醒他补充完整再归档。

  “别看李姐不是办案检察官,可哪些卷宗能入档,哪些还需要补缺,她大概翻几下就能看出来。”档案员张昕说。

  除了案件卷宗检查、归档、借阅,文件归档也是个繁重的工作。

  就在接受采访的1个小时里,李晓峰办公室进进出出的人员就没断过。“拟归档文件的整理首先要进行认真审查,符合规范要求的,划分保管期限,再进行编目、著录、数字化加工、装订、装盒、上架。不符合要求的文件要及时退给有关部门进行补正再归档。除诉讼案卷之外,每年归档的文件材料有近2000件。”她一边熟练地整理着文件,一边说。

  不知不觉,时钟已经指向11:30,李晓峰把已经扫描好的文件与原件细细地核对后,正准备放入阅档室,电话再次响了起来。有人要查阅一份卷宗。放下电话,李晓峰对张昕说:“这份卷宗正好是新旧档案管理系统交换那段时间送档的,只能到阅档室手动查找了。”

  下午14:00,我们再次走进李晓峰的办公室,她正从阅档室出来。原来,去年在替换旧版档案管理系统期间内,由于新版管理系统还没有完善,这期间归档的诉讼卷宗无法在档案系统中生成档号,只能暂时存放在阅档室,要查阅只能人工查找。由于阅卷人提供的名称和案由比较模糊,李晓峰和张昕利用中午时间在1000多册卷宗中细细找了一遍又一遍,才找到了需要调阅的卷宗。

  说话间,又有人来送还档案,李晓峰一边手脚麻利的检查、收档、登记,一边感慨:“刚开始觉得这项工作很枯燥,与风风火火的办案检察员相比,落差有点大,但时间长了,我觉得档案工作就是检察事业的记录,留住的都是历史的声音与印迹,也很有意义。”

  编辑:王洪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