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娱乐——理智的情感
2018-04-23 09:56:00  来源:

 

  从守着电视机等TVB,到守着B站等新番;从催着漫画书店老板进新书,到催着楼主更文;从掐着时间群发拜年短信,到无时无刻盯着手机抢红包;从目不转睛地盯着春晚的每个节目,到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吐槽春晚的每个节目……

  我们和大洋彼岸的网友一起讨论一条裙子是蓝黑还是白金,却不愿意跟一张桌子上的亲戚说句话;我们创造了大量流行语并很快抛弃它们,然后嘲笑纸媒和电视“乱用网络语言好尴尬哦”;我们似乎能把所有的娱乐都拉进电脑屏幕里,又不得不承认很多事情是网络无法替代的……

  “新新人类”的选择永远是一个时代娱乐内容和品质的体现。

  80后上班族的主要娱乐会是什么?

  放长假的时候,想跟朋友或者家人去一些小众的地方旅游,然后留出两天的时间在家休息,喝茶看电影收拾家务。一般来说,“宅在家里”,也是一种娱乐方式。

  周末去看电影人都满满的,这在往年很少见到。看看电影票房吓死人的数据,我们就知道,这些数据是由谁来支撑的。

  互联网方便了很多,我们可以随时告诉对方自己的喜怒哀乐,但人和人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一秒钟里眼神中流露的比网络上打半小时字都多,手和手握起来时那种触感是无法替代的。所以,我们交友的方式再怎么便捷,有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

  90后学生党的娱乐主题——

  长假要找一个“ifi充足的有床的地方窝在床上用大屏幕追剧追够了之后自己一个人或者和朋友自助旅行。短假的话就睡觉,画画,腾出一天和朋友出去玩或者和爸妈看电影、看演出。人少而且钱够的话可以去看话剧,人多玩密室逃脱。

  互联网带来了很多,不过纸媒不会消失的,拿着一本书一页一页地翻,再回头把喜欢的句子段子抄下来本身就是特别原始特别纯粹的一种快乐。网络只是个交流平台而已,娱乐都在现实中,网络只是把娱乐推广的手段而已,哪怕是电子游戏,传达的,不也只是一种交流和自我肯定自我提高的快乐嘛。

  “娱乐的项目变多了,反正经济上还是可以承受的,新的一年恐怕会越来越忙碌没法好好玩儿,希望活动的种类能再多些吧。”一位90后学生党如此表示。

  娱乐与消遣永远是一对孪生词。从原始人打磨一块希望挂在脖子上的兽牙开始,从观赏、享受中获得满足,从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得以暂时逃开、回避、放松。

  接受记者采访的3位80后上班族和5位90后学生党均表示,并不期待什么新的娱乐方式,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只要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再老套的方式,都是快乐。互联网的发达,不能取代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互动,这大概是所有人的共识。

  在娱乐方式的选择中,我们终于出现了一种倒置现象。以前的我们,跳皮筋、跳房子、抽陀螺,是年龄大的教会年龄小的,而现在,我们的孩子教父辈怎么上网、怎么用微信、怎么团购、怎么下载APP……

  我们当然还会背起背包践行一次梦寐以求的旅行,我们想象异域的风景,充满了浪漫和激情。

 

  编辑:童鹂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