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曾经说过,世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们内心深深地震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我认为张飚同志不仅把工作做到了极致,体现了当代检察官的工匠精神,同时他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将他高尚的品德融入平凡工作中去,学习张飚精神,犹如给我们带来一阵春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般的给我们上了一场生动的人生讲堂。
不忘初心,将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任何行业都需要工匠精神
张飚同志得到社会的关注和群众的认可,获得国家级荣誉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与他兢兢业业投入一项工作,经年累月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张飚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凭着对正义的执着,凭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法律情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这让我联想到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专题片《大国工匠》中的匠人精神,他们的成功之路都是如此类似,都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张飚同志作为“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谁能说他不是“法律界的工匠”?不求人前显达,但求无愧我心,我们就是要学习他默默奉献,不忘初心,不求回报,孜孜专研的精神,做一名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不辜负时代期望的优秀检察官。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张飚同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奉献精神
近日,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欧洲国家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赢得无数人的由衷点赞。《庄子》中有句话“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如果心为物奴役就会迷失自我,心中有杂念就会患得患失,心中有国家,心中有人民,自然就没有小我的位置,于是也就能不言私利,恪尽职守,张飚同志就是恪守这种精神的优秀代表,他在张高平叔侄错案中,历经数年坚持不懈为一名已决犯申诉,甚至退休后还在惦念着蒙冤的申诉人,他秉持正义,将不符合条件在外逍遥的达官显贵的亲属收监入狱,他体贴入微,为关押的罪犯伙食问题实地调查,张飚同志身上既有披坚斩污、抑强扶弱的正气,又有治病救人、惩前毖后的美好品德,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张飚同志正是心中无小我,进而做到了真的忘我。
堂堂正正,做人有原则,做事有底线
我们要学习张飚同志“做人有原则,做事有底线”的勤勉敬业,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鸟儿的翅膀一旦绑上了金子,那么它们就再也飞不动了,因为它们一旦在自己的身上绑上沉甸甸的黄金,那耀眼的光芒定会照的它分不清南北,那沉重的累赘定会让它丧失高飞的本领。”这一句话虽然过去一百多年,但现在听起来,仍然是那么有哲理。张飚同志生活上不攀比,清如水、廉如镜,他坚持底线思维,不违背工作原则,在面对外来纷纷扰扰的诱惑时,能够做到底线思维,不触碰原则,我们要学习他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嘴,“静坐常思己过”,“一日三省吾身”,思想上自警者,就会提高警惕,不走弯路,精神上自励者,就会开拓创新,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青山高而望远,白云深而路遥”,做人做事都不求回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工作上也要不讲条件,不求功利,只有放下心中预先设下的羁绊,才能在心灵上融入“无我”的境界,张飚精神告诉我们,新时代的检察官,不仅要会办案,更要讲奉献,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是我们不懈的动力和追求,不断增强自身本领和素质,真正做一名不愧于时代的模范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