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院里要求由我交流调研写作的体会,我简单谈三点意见:
一是不要怕调研
阻碍并局限自己发展的往往就是自己的理念思维,一旦自己认为我不行或者我不想,那就会为自己找借口,而且借口很容易就找到:比如工作太忙、调研太苦、写出来还不一定能发表。但是我们一旦找到了借口,同时就堵上了进步的路口、堵死了成功的入口,人就会懈怠、随大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紧紧抓住领导分配给我们的调研课题项目,根据我的实践经验,领导重视的课题往往更容易出成果,领导的站位比较高更能体察到上级机关想要哪些方面的调研材料,因此被上级采用率更高,并且有领导在后面督促把关,自然无法懈怠,成功率较高。这也给我们一个启发,凡是上级高度关注的往往就是我们调研的主攻方向,从去年以来认罪认罚从宽的适用情况、值班律师有没有门面化见证、精准量刑堵点、痛点在哪、民营企业保护检察机关能发挥什么独特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深挖的课题。
二是要善于从实践中发现真问题
调研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讲清楚问题,因此必须体现具体的问题导向。如何发现问题,其实这是我们实务工作人员的强项与优势所在,因为案件就在我们手上,我们直接占有第一手基础资料。案件事实如何认定、罪与非罪、如何定性、如何适用法律均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特别是遇到上级挂牌督办案件、侵犯知识产权案件、金融犯罪案件往往事实比较复杂、证据种类较多、辩护人对抗专业、司法政策性也比较集中,更需要承办检察官深入学习梳理,若是一个有心人很容易就会提炼为一篇调研文章,当然也可以将自己的办案经过以及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成为一篇办案札记,这也很好。另外即使是一些貌似简单的案件比如危险驾驶罪、盗窃罪,只要经过大量的梳理也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性问题,比如犯罪人员构成比例,文化程度、职业状况,犯罪原因、案发时点、路段、犯罪特点、损害结果、发案经过,这些枯燥的数据经过系统的分析梳理,所得出的结论既有说服力还能为地方综合治理提供检察智慧,往往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
还有遇到新类型的案件,取证标准如何、事实认定存在哪些疑难之处、如何准确定性,均是我们调研的金矿。
三是要聚焦一点逐一突破,不要贪多求全
人的精力是有限度的,要懂得战略性的放弃,集中优势兵力进行专题突破。一段时间给自己明确一个重点任务,不学懂弄通不开始新的领域,这样持续的进行专业、专题、专项突破,你就会成为一个又一个领域的小专家,而不是提到好像都懂,但是经不起领导的追问。我们青年干警,特别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干警更要树立成为“问不倒”的小专家的志气,打造个人的专业品牌。以我不成熟的经验,只要持续深入在一个领域、一个专题进行学习研究,碰到问题、思考问题是很自然的事情,接下来就是写调研解决问题的时刻了,只要我们持续深耕自然会有人关注我们。我们要善于通过写作、调研来深入学习、来升华我们的学习。这样专业能力也提升了,调研成果也出来了,个人口碑也渐渐有了。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又何乐而不为。
以上是我不成熟的体会,谢谢大家。
沈九明
2020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