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的生命攥在你手里时,你是否愿意独立思考,哪怕做一点点的怀疑”。电影《十二怒汉》中的经典一幕,在众人纷纷指责一个少年杀害自己的父亲时,有一个人站出来,挽救了少年的人生。
这是电影中“8号陪审员”扮演的角色。但在中国,谁化身这温情的角色呢?很快,我找到了答案。中国检察官忠诚的履行这一使命,在办案中多想一想别人的人生,这使命既有刚性,又有柔情。
这是我对中国检察官的理解,也是我投身检察事业并为之奋斗的从检初心。
2018年5月17日,我刚刚履职刑事执行检察岗位就收到一份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申请书中写到“整个家庭因朱长田和王树文夫妇同时被羁押而处于崩溃状态,患重病的老人和未成年孩子均无人照顾”。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
领导总说,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直到这份申请书到了面前,我才真切理解这句话。犯罪嫌疑人被惩处是罪有应得,但失去了依靠的家人又该怎么办呢?
为了对案件负责,也为了对他人的人生负责,检察官决定立案调查,全面查清朱长田的家庭情况。我们先是至朱长田泰州的家中查看家中老人的病情,又远赴深圳核查两个未成年孩子的情况。几番走访下来,我发现情况比想象的更糟糕。朱长田母亲的肝病已经恶化为肝癌,大儿子身患癫痫疾病,小儿子才十岁。朱长田的姐姐从湖南赶到泰州照顾老人和孩子,但她家中同样有需要照顾的公婆,无法长留。
我深深的感到,一人犯罪,既伤害了被害人,更与全家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后来,我们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举行羁押必要性公开审查听证会,各方一致认为“朱长田不仅是犯罪嫌疑人,也是一名母亲、儿媳,将她取保候审,是为年幼的孩子和病重的老人着想,也是法理与情理的融合,让群众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经过努力,我们及时发出变更强制措施建议书,两个孩子终于赶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见到羁押已久的母亲。显然,孩子的笑容是对我们工作的最高褒奖。
这样的案件还有很多很多,但每一次,我们都愿意不辞辛苦、迎难而上。因为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有了这样的初心,无数的检察人愿将青春奉献在正义的土地之上、检察事业的天空之下,为之崇高的使命而无悔奋斗。
工作路上、生活路上,我们难免遇到一些重要的三岔路口,心中坚定一个答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