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日,波斯纳法官正式声明退休。这位享誉世界的法律人在退休声明中说:“让我引以为荣的是,在法院工作期间,我将实用主义引入裁判,并有机会将上述想法付诸实践:裁判文书理应平实易懂、法官应该更专注于在每一起案件中明辨是非对错。我将着力于关注社会正义领域改革,并将继续教书和写作。
波斯纳作为“活着的最有影响的法律专家”,年高八旬,著作等身,这些作品中,所有主题又都不完全相同,跨越了古今国界,每一本书都是该学科的最前沿的研究之一。他数十年保持着长生不衰的学术热情、视野开阔的学术追求以及与之相伴的学术敏感力和创造力,这给我们青年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所有波斯纳的著作中,对当下我们以司法改革为重要内容的法治建设有着最为直接影响的,个人认为是《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就像苏力先生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写到,“许多改革针对的往往是一些从未有过审判经验的学者提出的虚假的真实问题,实际上会为法院系统创造出更多真实的复杂问题。”就此而言,波斯纳法官的这本著作与当代中国的司法是有关的,甚至很多地方令人惊醒。
波斯纳在书中讨论的复杂性的问题,特别是外在复杂性的问题,不只是美国司法面临的问题,世界各国的司法都面临着这个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可能在中国这种复杂性的问题更为严重。因为一国司法遭遇的复杂程度永远是相对改过司法人员的学识、能力和智慧而言的。中国司法人员作为一个整体,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学历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法律知识、司法经验和规则意识也普遍增强,司法技能也大大提高。但是相对于中国快速增长的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法官中大多数是从校门直接进法院门的现实,司法实际应对解决纠纷的能力却未必同等增长。
《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对中国司法人员的帮助是无疑的,不仅仅是帮助他们理解美国或者美国司法,而在于理解他们自己,理解自己的职业,理解如何同不同的法律职业者进行交流,特别是如何进行有效交流。希望至少能有一些法官和检察官、律师等因此而有能力或者是强化从智识上相对超然的立场去理解自己的和对方的环境和工作需求。
对任何事情都要有一种,既要深入进去热爱它,同时又能嘲笑他的能力。做一件事情一定要认真,但反过来这个事情真的是这么回事吗,有这个思考能力才能深入浅出,这是对自己的提高。现实中法律人和改革者的思维总是期望和要求所有人、所有改革都能进入法律教义编制的世界,接受法律的判断和推断,这就违反了最根本神圣法治。但是,社会矛盾纠纷和司法改革不是按照法律规定而发生的,法律是为社会关系和司法改革服务的,它应该是现实世界的智慧,才能发挥作用去创造价值。
在中国特殊的体制下,进行一场前无古人的司法体制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尽管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情况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这部经典的法学巨著能给改革以启示,让我们少走弯路,理解我们自己,理解司法改革,理解显现实社会,值得我们法律人多读几遍。(作者:张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