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17”“2344774”、“10”。这一串数字背后隐藏怎样的故事呢?
元旦前夕,我收到3起销售假药的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由于办案时间紧张,我被告知案件要在10天内办结。仔细阅卷后,我傻眼了:15名犯罪嫌疑人、17本卷宗、销售金额高达234万余元!为了保质保量将案件办好,我放弃了元旦和家人欢度节日的机会,只身一人埋头在办公室里阅卷到深夜。由于案涉人员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假药的销售金额又需要一一核算,我在阅卷的同时认真摘录关键信息。对于个别人员销售金额尚需补查的问题,及时与刑检承办人沟通并迅速开展调查;向市院报批时,为缩短审批期限,我又加班制作了案涉人员的关系图和销售情况表格,使案件情况一目了然。一个多星期的奋战终有收获,案件顺利得到市院审批,该案也成为了我院2019年公益诉讼的“开门红”。
讲述人:民事行政和控告申诉检察部
员额检察官张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