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走近嘉兴
2021-05-24 15:49: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张国卫

拍照网红地——运河陶仓理想村

神情专注的“巧娘”

  30年前,曾与原工作单位同事一起参观过嘉兴南湖,瞻仰过红船。那时的“红船”,略显陈旧,南湖的天似乎没有那么的透亮,南湖的水似乎并没有那么的清澈。

  历史告诉我们,中共一大在上海开会期间,被巡捕房的密探发现,转移时采纳了李达代表夫人王会悟的提议,辗转来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完成了一大的所有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30多年来,停泊在南湖烟雨楼边的那艘红船,总是依稀地出现在梦里。

  4月8日至11日,应邀参加全国报纸副刊理论研讨会暨“庆祝建党百年 品读五彩嘉兴”采访活动,有幸近距离感受梦中的嘉兴。

  1.

  我们下榻的月河客栈,毗邻嘉兴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月河历史街区。月河是京杭大运河流经嘉兴的一条支流,因其“水弯曲抱城如月”而得名。重修的月河街区小巷小街纵横交错迂回曲折,传统民居建筑以深色调为主,带有浓重的沧桑感。四通八达的河道把这些建筑托浮在水上,整个街区悠悠地从历史的深处走来。

  清晨的街区静悄悄,沿着街道轻步慢跑,怕不经意地重踏会把街区惊醒。早起的人儿,除了正在打理花草的几位员工,还有河道里的一位清洁工,轻轻地划着小船,轻轻地清理着河道。

  街区里的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粽子博物馆。在这里,你不但能了解嘉兴粽子文化的起源及传承脉络,还可以动手包上几个粽子,体验包粽子的快乐;这里还是“粽子大观”,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粽子,比如苏州金鱼粽、内蒙古奶香粽、杭州乌饭豆沙粽、陕西蜂蜜粽、中山芦兜粽、广式荷香粽、沈阳葡萄干粽、武汉小角粽、北京红枣粽、朱家角阿婆肉粽、厦门烧肉粽、潮汕双拼粽、云南竹筒粽……

  四月初的月河之夜别有一番风味。水面微风拂过,丝丝凉意扑面而来,点点灯火仿佛撒落人间的月光,弥散着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带着温馨暖意。与三位同行坐在月河边,边喝茶聊天,边看着河中彩桥倒影,偶有游船拉着汽笛经过,平添惊喜快意。

  2.

  嘉兴是文人荟萃之地,据说单《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的就有80余人,近代耳熟能详的有王国维、徐志摩、丰子恺、金庸等名师大家,新中国第一位大法官沈钧儒也来自嘉兴……

  4月10日晚8点多,突然想起王会悟曾化名王啸鸥组建笔耕堂书店,不知此时嘉兴有没有还在营业的书店夜市?跟着百度地图导航走了几百米,再转到地下一层,钟书阁嘉兴店就在眼前——半圆角拱形长廊跃入视线,延伸至前方,前方仿佛就是浩瀚书海,吸引着人去遨游探索。

  此时的书店正在举行一场直播,几位家长正襟危坐地听着讲座。标签显示是“阿斐说金庸”节目,但内容说的高考作文,应该是到尾声了。嘉宾说曾经参加过高考作文判卷,老师判卷的时间很短之类的。不一会直播就结束了,有家长问道,学生看莫言余华的小说是否有助于高考作文写作。嘉宾说他并不觉得莫言余华的小说有多好。“你看过莫言新出的小说吗?”我问了一句。嘉宾说“你说的是……”没听清嘉宾说的是哪本书,但肯定不是《晚熟》。

  店员告诉我,店是2019年新开的,书大多由钟书阁总店提供,分店自主权不大,每个星期店长会举办直播或者读书活动。书店九点关门前,我想购买《秋风与萧萧叶的歌》一书,可惜没有找到,只好另外购买了一本《社会学之思(第三版)》和书店书签,以志纪念。

  之所以想购买《秋风与萧萧叶的歌》,是因为在所有嘉兴名人中,朱生豪和宋清如两位先生的命运最让我唏嘘。

  1936年8月,年仅24岁的朱生豪先生便译出了莎剧《暴风雨》第一稿,后又相继译出《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9部喜剧。但此时此刻,多灾多难的时代安放不下朱生豪先生那颗专注莎士比亚戏剧的心,安放不下哪怕一张小小的书桌。不断地颠沛流离中,朱生豪先生已然交付的译稿,要不就是被战火焚毁,要不就是在逃难中丢失。战乱中,只要稍得片刻的安宁,朱生豪先生即埋头补译失稿……1944年12月26日,才华横溢的朱生豪离开人世,年仅32岁。朱生豪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迄今我国莎士比亚戏剧最完整的译本,依然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朱生豪与宋清如两位先生的爱情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参观朱生豪故居的记者们。从1942年5月1日两位结婚到1944年12月朱生豪去世时,他们一起生活不到3年,孩子才刚满周岁……此后,朱生豪钟爱的莎剧,伴随了宋清如的余生。经宋清如多方奔走,朱生豪的遗作《莎士比亚戏剧全集》12卷1954年连续出版。1955年至1958年,宋清如翻译完朱生豪未竟的五部半莎剧,1997年6月27日,宋清如先生因病突然离世。

  第二天,有参加活动的同行看到我的微信后,也专门去了钟书阁。

  3.

  嘉兴菱珑湾因西千亩荡特产“南湖菱”而出名,其所在地的胜丰村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该村不但有张金泉的农民画、张进泉的糖糕版雕刻技艺、造船技艺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偶遇”,沿着弯弯曲曲的抄手游廊步行,你还能领略天然存在的纵横水渠河网,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可以随意放飞心情。

  在乡村驿站,意外地见到了一位90岁的老奶奶,身体挺硬朗的。因听不懂老奶奶说的话,她的孙女倪晓芳便成了“翻译”。倪晓芳已经当妈妈了,在嘉兴城里一家公司上班,做的是财务工作。尽管我一再说聊几句就要去追赶已经不见了踪影的“大部队”,但晓芳依然热情地给我泡了一杯茶,是今年的安吉新白茶。

  晓芳说,乡村驿站原来是她家的祖屋,去年政府投资翻建了。现在她家是重新租回来的,租金500元一个月。如果不租回来,就要统一对外出租,一租就是15年。“自家祖屋,有点舍不得租给外人。”晓芳说这是她奶奶和父母的意思。

  晓芳的爸爸是开喷水织机家庭作坊的,与村里的其他人一样。开喷水织机家庭作坊的人多了,村里的河道污染严重,总有一股臭味,“现在好了。”河道就在乡村驿站边上,没有闻到一丝异味。

  “我看你这里有新茶,怎么卖,我买点走。”晓芳泡的茶入口清冽,仿佛带有泥土的芳香,我想带点去。

  “我们还没开始营业,还不卖……”虽然被拒绝,但我对乡村驿站的好感却平添了好几分。

  糖糕版雕刻技艺屋后有一个院子,房子看起来很新。几位农家妇女正在聊着天,我与新京报的一位同行加了个塞。她们说,前排的房子是村民的,新近改建,由政府统一对外出租,一租就是15年。“你们为什么不租回来?”我问。“能赚钱才能租回来……”她们说,是对能否赚钱心里没谱。

  旧房改建有政策,一户一宅可以建三层高。“当时我们家才建了两层,现在想加高,政府又不让了。你说有没有道理……”一位妇女笑着对我们说。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这个道理你还不懂……”另一位妇女直接回答道。

  4.

  2017年11月中旬,我曾组织在上海召开民营经济平等保护法治论坛。会后我与大学同班同学、时任嘉兴市纪委书记的陈刚联系,有意带几位同事去南湖瞻仰“红船”。陈刚说他在杭州检查身体,得第二天才能返回嘉兴。因时间安排紧迫,犹豫之下未能成行。没想到当时陈刚已然病重,他说检查身体,实际上是在治疗。时间才过去不到一年,2018年7月1日晚,我接到了陈刚永远离开的消息。

  2018年8月31日的《纪检监察报》刊登了报道陈刚的通讯《我就想在纪检战线上干一辈子》,报道说:从2014年查出癌症到病重住院,陈刚一直谢绝一切来访,还专门“封锁”他生病住院的消息,以至于连他的哥哥姐姐和亲家,都是在他临终前几天才得知情况。

  报道说,熟悉陈刚的人都知道,闲时他也就喜欢下下围棋、练练书法。生活过得简单宁静,在外人眼里甚至有些“无趣”。

  报道说得没错,九十年代我在杭州工作时,周末有空去陈刚家小聚,饭后的唯一爱好就是下几盘围棋,那时我胜率比较高。2002年底,陈刚曾到中纪委培训中心学习,我邀请他到家吃了一顿便饭,饭后一起下了两盘围棋,结果是平局。我母亲与陈刚也相熟,当时在北京帮我照看孩子。如今,母亲已经离开15年了,孩子也读大三了。

  陈刚离开后,我一直为2017年嘉兴之行未成后悔——当时要是能专门请个假,一个人赶到嘉兴等陈刚回来,再见上一面,聊个天、下盘棋,那该多好!

  此次嘉兴之行后,我却有了一些欣慰:陈刚是安心地走的。他安心地走了,不带走一丝云彩,嘉兴还是那个五彩嘉兴……

  编辑:王洪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