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当我第三次走近
2022-02-16 09:56:00  来源:盐城市亭湖区检察院
    和这块奖牌的初识是在七年前初秋的一天。走出校门跨入检察院的大门,在未检科工作的我觉得这个部门的业务不够主流,心中总有几分不快。年过五旬的蔡科长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她从贴着墙角的木柜顶上取下,并打开了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硬纸盒,摆放在我的面前。

  “青-少-年-维-权-岗”科长指着一块烫金奖牌说:“这是我们院迄今为止所获得的最高荣誉,最高检、团中央联合授予的国字号荣誉,是我们亭湖未检人的无上荣光!”说完,科长沉默了下来,一边用双手抚摸着奖牌,一边低头凝视着它,仿佛在向一位英雄行注目礼。

  从一个基层小院到国家最高层级的机关,这中间要经过怎样的跨越和腾飞呢?这样想着,刹那间一种近乎荣耀的感觉在心中升腾起来。

  “以后你可要把它放在心里”。科长好像不舍得让我多看,说着便动作麻利地把奖牌收起。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作为部门内勤一门心思扑到了工作上。我随着科室新老同志忙碌的节奏、高负荷的运转着,我目睹着他们不分白天黑夜、不分工作日节假日地把一本本卷宗“啃烂”,目睹着他们看守所、法庭、社区、学校、乡镇街道来往奔波,目睹着他们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办结了一个又一个案件。在这种超常规的锻炼下,我渐渐成了院里的优秀内勤,我们科室工作继续在全市一路领先,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

  一次,科长又和我聊起了我们的金字招牌,我怯怯地问:这个招牌会不会因为我这个新人而少了光彩呢?科长眼含笑意,看着我,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们的汗水没白流。我知道,这个我们里已经不可避免地有了我的存在。

  时光飞逝如电,转眼间到了2016年的6月,在党的95岁生日来临之际,我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宣誓仪式结束后,我的新科长也是我所在党支部的书记,王蓉辉同志颇为神秘地带我走进了院史陈列室。

  

  宽敞明亮的厅内,那块熟悉的奖牌一下映入了我的眼帘。 “哦,它在这里!”“对,它在这里”,我和科长不约而同地来到这块奖牌旁边。科长神情严肃,以一种格外认真口气说,“成为党员后,你就更得把它放心上了。”

  对,把它放心上,我们必须要开辟新的青少年维权之路,这不正是这块奖牌的核心要义吗?它所期望的不仅在于用荣誉的光芒 激发我们的尊严和热情,更在于我们沿着它所昭示的方向去奋斗。

  在新老科长的共同策划下,我们建成了小溪流工作室这一未检工作品牌。作为主力队员,我办理了一件申请变更儿童监护权的支持起诉案。一个流浪的重度女精神病人产下一名健康女婴,被送市儿童福利院寄养。儿童福利院想要为孩子寻找一个亲善家庭对其进行收养,却因没有监护权无法委托。怎么办?我的心揪了起来:孩子的悲惨身世无法改变,但不能让悲剧延续,为孩子的未来造福,我们义不容辞。

  支持起诉!把孩子的监护权人从她失智的母亲变更为儿童福利院,很快孩子被一对富有爱心的夫妻收养,融入新的家庭,开始了她有家的人生。案件顺利办结,以此案为题材制作的《妈妈,我想有个家》短视频荣获全国检察机关新媒体创意大赛铜奖。就这样我们再一次把最基层的声音传到了最高检。

  后来,我参与或直接办理了科室绝大多数的未检案件,我的心在未成年人复杂的情感世界里穿越浮沉,我深切地体会到除了在未成人保护社会治理问题上该有的深刻理性,我们未检人内心 更多流淌的是温情和善良。如果站在一个共产党员的角度,这样的温情和善良是不是对党性的一种诠释呢?

  

  带着这样的思考,今天我再次走近这块奖牌,在它的旁边 “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检察机关“集体一等功”等后起之秀与它结伴而居,这些后来者在它的引领下步入殿堂,和它率先向上的精神一脉相承。

  此刻我注视着“青少年维权岗”这几个大字,心中依然可感神圣,恍然间它已不再是一块金属奖牌,在它的光影里浮现出了一个个未检人的身影:老科长阅卷时那专注的眼神,王科长和罪错未成年人谈话时亲切的笑脸,“小溪”姐姐在空中法治课堂靓丽的形象、动听的语音,小俞姐姐在办案札记里柔情却无比豪迈的誓言:哪怕白发苍苍,心中仍是少年。

  心怀少年,守护少年。“要把它放在心里”,新老科长让我放在心里的何止是这块奖牌呢?要放在心里的不正是我们矢志守护的少年吗?于我们未检人而言,这少年不正是与我们紧密联系着的人民群众吗?“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建新功”,这是时代的强音,让我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始终秉持为民情怀,在司法为民的实践中推进我们亭湖检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编辑:王洪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