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周文彰的新书《走好从政每一步》,是一本为党员干部而写的通俗理论读物。
为民情怀,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作者擅于通过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从政的大道理。例如,“有一年,一个地方发大水,人们怎么也找不到镇长。镇长去哪儿了?去丈母娘家了!丈母娘家被水淹,他去帮助搬家了。毫无疑问这是个好女婿,但却不是个好干部”,没有履行一个镇长组织群众抗洪抢险的责任,后来受到了严肃处理。这个故事告诉从政者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进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会今后如何处理轻重缓急、正确地做事。
效果导向思维,是本书的一个亮点。书中写道:“如果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不管病人吃了效果如何,那是很荒唐的。真正的好心,必须顾及效果,效果才是硬道理。”而要达到一定效果,就要把握时机、选准措施、讲究方法,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如何抓效果呢?书中提出了三个公式:开会+不落实=零;布置工作+不检查=零;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
从政,在作者看来,就是用权——“为谁用权”“如何用权”“怎样安全用权”。走好从政每一步的关键,是要保持“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的政治本色。这就要持续修身正心,自重自省自警,慎独慎微。这些都是古人传下来的修身方法,也是很多党员干部在从政之路上不断受到组织肯定的宝贵经验。作者告诉我们,要有“职业风险意识”,自己独处时,要谨慎,不放纵;在利益面前,不要沾公家和他人任何便宜;面对是非荣辱善恶诱惑,要头脑清醒,守住底线。
实事求是,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应该坚守的行为逻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为什么有的人真诚地从实际出发,作出的决策却是错的?为什么两个人从同一实际出发,制定的方案却截然不同?本书认为,当主体着手认识客观实际时,大脑不是空白;主体总带有一定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带有一定的心理倾向,如某种信念、意志、动机、兴趣、需求、情绪等。所有这些因素在主体大脑中综合统一为“主体认识图式”。主体认识图式不同,即使面对同一客观实际,作出的决策都会不同,实践的效果自然各不相同。作者启发从五个方面优化主体认识图式,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的行为逻辑。
学习本领是其他各项本领之母,党员干部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就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可以增强本领、获得力量、成就人生,学习可以立德、圆梦、避险。作者提出要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厚实的理论素养作为一种人生境界,把提高理论水平作为一种政治责任。领导干部还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从多年的学习经验出发,作者提供了获得学习时间的思路——“时间不是挤出来的,而是安排出来的”;应当在业余生活中安排出时间进行学习,从而“让业余更有意义”。(王晓云)